從國際音標學會(IPA)的國際音標表出發來談語音,應該是目前語音學的最基礎知識了。北京話(Mandarin Chinese)在台灣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方言化現象,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台灣國語」,雖然說這個詞並不是這麼的正確(法國國語是法文;日本國語是日語;台灣國語照理指的應該是標準北京話),但是這裡我們就姑且使用這個約定成俗的片語。

  在談元音(母音)的變化與比較時主要可以從三個向度談之,一是舌位高低(tongue height),二是舌頭位置(front or back of the tongue),三是嘴唇圓度(roundness)。今天我要談的現象主要可以用圓度的概念來解釋。嘴唇圓度指的是在發音時,雙唇形成的形狀接近圓的程度,以英語而言,少數的圓唇元音為[u]、[o]、[ʊ]和[ɔ]。在語音學上,舌位高低與舌頭位置均相同時,圓唇和扁唇分別發出的音是一對音,也就是說,嘴型的改變會使發出的音在這兩個音之間游移變化。英語中唯一出現的一對元音為[ʌ]和[ɔ],大家可以試著發音看看,我們會發現這兩個音的差別的確只存在於唇形。

  在台灣國語中,常常會聽見說話者將「我就是。」誤說為「我就束。」或是將「把它吃掉。」誤說為「把它出掉。」我試著從一對元音的概念出發,我們從國際音標表中發現「是」當中的元音[ɯ][1]恰好就是「束」當中的[u],單純的唇形改變使得這兩個音之間的相互代換有了基礎。

    但是這樣的論述還不足以解釋為何是[ɯ]在台灣國語中喪失。在語源學的討論中,語音的歷史轉變較常發生在輔音上,如英語中否定字首in-會因為其後的輔音(子音)不同,而產生im-、ir-等等此類的變異詞素(allomorph)。此類的討論以印歐原型語(拉丁語)到法語、英語這種A語言到B語言到C語言的連續轉變最為典型。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目標為元音的轉變,會使問題變得較為棘手,為何元音會產生轉變呢?可能的原因是,元音根本沒有發生(連續)轉變,而是使用者本身便不具備發出此元音的能力,導致A語(標準北京話)到B語(台灣國語)間發生了語言擴散的發音斷層。

  「台灣國語」一詞專指閩南語人士所說的北京話,特別是母語或是日常語為非標準北京話的使用者(我們可能會稱原住民說的北京話為原住民國語),而閩南語正缺乏[ɯ]的發音(閩南語中的「是」發作[çi][2],而客家語有此音),這個背景也支持了閩南語人士將[ɯ]發音朝向[u](不見得會剛好是[u])。以上是我以一對元音的概念來對台灣國語的部分發音現象作解釋,其中或有邏輯或立據不佳之處,歡迎批評指教。

 

註解

[1]關於[ɯ]的發音,請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6%89%E5%BE%8C%E4%B8%8D%E5%9C%93%E5%94%87%E5%85%83%E9%9F%B3

[2]關於[ç]的發音,請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7%A1%AC%E9%A1%8E%E6%93%A6%E9%9F%B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國語
    全站熱搜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