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兩年就要這樣結束了,實在是有些感懷,其實好像沒有認真想過為什麼我現在會在地理系,果真是遙想當年啊,衝著高一地理老師把角峰、刃嶺用布丁來比喻,說得生龍活虎的、還有便利商店為什麼要在三角窗地帶等等的,讓我對於地理的想像,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超展開了,我可以說是個喜新厭舊的人吧,對於一直接觸的事物很快就貧乏了,綜觀整個高中課程,也真的只有地理是與國中不大一樣的,所以我現在大約能夠理解為什麼我高二時,這麼討厭區域地理了,了無新意呀!


  升大學那個時候,就地理系跟外文系的面試我最緊張,地理系面試的時候我還緊張到忘掉後半段的自我介紹,相較於我在國企系的漫不經心,真的是付出了滿大的真誠給地理系的,可是那時候反而是對地理系沒有什麼想像的,大概就只是,「我想聽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僅此而已。雖然從小我並沒有比其他同年齡的小孩對這個世界好奇,想到我表姊的兒子,會一直逼問我到「為什麼國民黨要跟大陸統一」這麼尖銳的問題,小時候的我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但是可能就像高中班導放給我們看的一段日劇中,女教師回答小孩子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如果你連對於你所身處的世界,都不想了解,那麼你這輩子來這裡幹什麼?」啊,一針見血。


  真的進到地理系後,憑良心說,是還滿失望的,從地理學通論上下、普通地質學、經濟學一、地圖學、地理資訊系統概論、地形學,一直到氣候學,都完全無法讓我提起勁對這些東西起一點點的興趣,大概是喜新厭舊的老毛病又犯了,這些課的內容好像都是以前聽過的、學過的、上網很容易就查到的,是一種知識疲乏的感覺,聽到不太想再聽了,這個課程安排實在不得不說,有點像是百科全書的條目,分成氣候、地形、經濟、聚落、政治等等的,有點像是逼我用目錄學的方式在看這個世界,只是複製大眾媒體的世界觀罷了,當中除了宗儀和徐老的講課內容讓我覺得有眼睛一亮之外,好像都有點陳腔濫調了。唯獨這學期系上的兩門課,徐老的「經濟地理」和在弘的「環境水文學」,有些新意,前者的制度取向、馬克思取徑、空間修補、資本積累等觀念,對我而言是很不熟悉的(當然系上有很多強者同學大概聽到不想再聽了),後者除了一開始的物理很無味之外,降雨延時、洪峰流量估計、水庫管理,其實都還滿酷的,至少是不一樣的內容,很少這麼仔細的了解一門經驗應用科學,現在想起來是頗有趣的。


  當然,台大以修課自由聞名,普通心理學、語言學概論、教育哲學、心理及教育統計學、媒體素養、族群關係研究和疾病與災難的表演與展示,都真的給我很大不同的世界觀,或者說,我從沒認真想過的世界角落;在上教育哲學的時候,伊琳老師說過,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類大學教育,是博雅教育,是屬於自由民的,有很多國家現在的大學體制,也是前兩年都以博雅教育為主,博雅教育要培育一個「完人」的圖象,而喜新厭舊如我,這兩年來,看起來在到處亂修課的修課模式,好像不小心吻合了,在為這樣的圖象蒐集碎片的行動,兩年下來,眼界開闊了,一定的能力也培養了不少,至少在統合分析和撰寫方面,獲得不少的訓練。這學期景觀遊憩行為分析的老師說,業界的大老闆跟她說過,他們為什麼喜歡用碩士生,甚至博士,不是因為那些學識或學理,而是快速而系統化資訊的能力,大老闆們經驗和經歷都很豐富,他們絕對可以直接告訴員工怎麼做最好、最快,但是,他們認為大學最能夠給的東西就是系統化能力,和創新思考,而這些說詞卻是社會往往所鄙視的,社會還是停留在大學像是一台教育機器,我們今天進入了「電機系」這個機器功能,這台機器就會進行加工製造,然後丟出一個「電機專業者」,然後這個產品就可以去創造資本了,前幾天記者在台大畢業典禮當天跑到校門口,因為嚴長壽說了「大學有三分之二的科系都不值得念」,記者抓了一個圖資系的來問「你覺得你的科系怎麼樣」,那個女生回答得很好,她說「我覺得很值得念,我在這裡獲得了很多能力」,唉呀,可是大眾可不買單呀,大眾想聽到的是「我念完圖資系,變成『圖資師』,所以我現在很專業,可以賺大錢了」大學精神淪喪成這副德性,當初孔子開設私塾的目的好像也不是如此。

 

修課圖像

在學術過度分工的時代,學生需要自己找出各學科間的跨地方流動XD,慢慢會發現,知識間彼此是可以互相餵養的


  看起來我好像批評了一番地理系的課程,那麼我為何還繼續待著?同樣地,因為我喜新厭舊,我若到了一個整個系四年都在學某種東西的地方,大概我用不了一年就發瘋了,地理學本身沒什麼大問題,問題比較大的是課程設計和架構,而這是方法學上的問題,是可以讓大家去解決的。在我看來,「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之精神」就一個地理學的視角來解讀,就是「尺度」吧,在這裡頭的學子要如何將大學這一個地方的尺度,進行跨尺度的對話,拉拔到宇宙的精神,想必絕對不是原料丟進去,產出成品這麼簡單,我倒也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者,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走出來的,能力就是要有蒐集癖的精神去搜括、去取材,全台灣資工系幾十個,大家就偏愛看那些「成功的」案例(變成資訊工程師),不去看那些「失敗的」人(變成資訊工程師以外的人,就大眾的眼光,大概就是贋品吧),後者的比例我想應該也很大,社會中的氣氛倘若再這麼喜愛自欺欺人,自我強化對大學的刻板印象,我想就如周素卿老師昨天的重話,「台灣的未來就真的完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