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景觀遊憩行為分析課程 第11週

 DSC_1570  

    課程消化

  休閒調適(leisure coping的觀念愈來愈盛行,其所指的是休閒活動可以提供社會支持,也是調適壓力的一種方式」,但究竟人類為何需要休閒?休閒的觀念從何而起呢?

  在農業社會時代,工作與休閒式互相交織的,農人耕田到一個段落,便能坐在家門口沏茶聊天,客家的山歌也是在山谷間的農業活動中吟誦而出,當時,休閒的觀念並未出現;直至工業革命後,工時制的確立使得休閒被明確的區分出來。Leisure(休閒),源自於拉丁文的licere,意指「被允許(to be permitted)」,而在漢語則指停止則為空暇;由語源學角度,休閒大抵為「停止原有的活動,在空閒的時間,被允許從事任何活動。而學界對於休閒的概念則有以下觀點:

  一、休閒的古典觀:希臘古典時期的休閒具有某種典範和型態,這時只有哲學家與國王受過基本教育,柏拉圖認為這兩種人較能呈現美德,活出此種典範(normative)生活,休閒是一種個人的習慣或態度所呈現的狀態,但並非獨自沉思,休閒與思考和快樂不可分,是要與志同道合的理想同伴分享想法;亦即,古典觀的休閒並非是回應壓力的一種調適,而是在獲得溫飽後,對於人生更高層次的追求

  二、休閒的時間觀:許多當代的休閒遊憩學者,如Kraus等認為休閒是在自由的時間從事樂意做的事情」,休閒是在照顧生活之必需之後,所剩餘的時間;亦即,時間觀認為,非工作即休閒

  比較特別的是,研究顯示現代人習慣將消費活動當成消耗自由時間的方法,但是消費主義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間卻是負相關,而親生命性活動(親近自然)則能造就較高的滿意度。

  三、休閒的階級觀:1899年威卜蘭(Veblen)所著《休閒階級理論》(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嚴厲地對資本家系統提出批評,威卜蘭認為休閒乃資產階級的象徵,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休閒」成為一種世俗所用以炫耀身分地位的象徵,只有有閒階級才能擁有「休閒」,而沒有任何勞工知道真正的休閒是什麼,因為休閒的特性就是大量消費以及明顯的閒散,窮人將辛苦賺來的錢用在模仿有錢人的樣子消費,將時間花在多餘消費和特意追求沒有特別價值的事情,喪失自我修養的古典理想。

  以台灣社會為例,台灣人眼中有錢人的印象為擁有豪宅,此觀念來自中國傳統「有土斯有財」的想法,而美國社會則會認為有錢人為到世界各地遊玩的人,可見在不同社會文化下,用以彰顯社會階級的消費並不一樣。

  四、休閒的非功利觀:1960年代在美國興起反主流文化,不同於貪婪、消費,對擁有的一切產生另一種欣賞,此時認為「休閒」就是單純的為了享受去做的事;非功利觀與古典觀都強調心智與精神的淬鍊,去做個人所願意做的事,但非功利觀更著重實體和身體的感官。此時亦盛行反消費主義,認為生命的喜悅和所擁有的物質並無必然關係。

  五、休閒的心理觀:心理學家傾向於注意人類的適應過程,認為「休閒」是用來有目的支持生命的時間,強調休閒是有目的性的活動,是個人性的、且具有相對有利的結果,心理學家視休閒為個人成長的機會。

  六、休閒的醫學觀:人類的休閒態度與身體健康有關聯,A型人格者常有慢性時間緊迫症和過度競爭的特質,幾乎與喪失休閒意識劃上等號,此類型人格者較易罹患心臟方面的疾病,曾有一個觀察研究指出,心臟科外的等候沙發常被候診者用指甲割破。B型人格者則傾向找時間進行閒散的思考,衡量各樣事情的可能,允許自身將不相關的事情、事實、程序加以試驗,縱情於幻想,常有令人驚訝的、全新的可能發生。

  以上是各種領域觀看「休閒」的面向,其中有相互彌補之處,亦有相互衝突的部分,但是人類的休閒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呢?

  一、補償理論(the compensatory theory):共產主義之父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與馬克斯(Marx)最早提出休閒行為補償理論,認為工作被視為生活中的主力,而休閒則被視為工作無聊之餘的補償,換言之,人們利用空閒時間,來平衡謀生或每天單調辛苦工作的苦悶。巴莫爾(Bammel1982)指出休閒遊憩行為是尋找一種個人認為最好、最滿意的活動,1997年再提出修正的補償理論,認定人們在受控制而緊張的工作之餘,應走出戶外,從事與原有崗位不同之活動,以求身心之補償。甘度(Kando1980)亦認為工作是支配生命的力量,休閒是工作之餘的補償。

  補償理論與先前同學Tony Lin認為為何我們在閒閒沒事的時候會被人家說很,且會感到罪惡,因為我們把工作當成了信仰」不謀而合

  二、過剩理論(the spillover hypothesis):亦由恩格斯與馬克斯提出,在工作的過程中,某些東西影響了勞工的人格,並強烈地決定或影響勞工以什麼為休閒。Wilensky1960)認為休閒是工作的延伸,當對工作有興趣時,會延續和工作性質類似的遊憩活動。如果工作使人感覺興奮或刺激,那麼工作者會持續這樣的感覺,而選擇較令人興奮又刺激的休閒方式。研究顯示,工作表現較好,且為職務感覺興奮的人,通常有較良好休閒,並且也追求較為刺激的休閒;而那些工作無趣的人,若非要求立即補償,便是將其無趣的工作慣性帶到無趣的休閒活動。

  三、熟悉假說(the familiarity hypothesis):熟悉假說認為休閒受到個人以往的經驗所影響,而從事其所熟悉的行為,成為一種操作制約。休閒是個人感覺最好的時候,受挫的人往往會躲到過去覺得最安適的地方或事物的記憶裡。行為學派心理學家Skinner1981)指出當某個人喜歡某一已知的環境時,其會在其需要的時候,再次回到該地方。

  四、個人社區理論(the personal community theory):人們所從事的活動受到他人所引導,個體所喜好的活動通常周遭的人們亦有同感,因此從事相似的活動。Bruch認為「一般的社交事件及心理欲動都經過同事、家人與朋友等社交圈的劇烈過濾並指引。」

  五、放鬆、娛樂、自我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relaxation, entertainment, self-development):法國社會學家杜馬哲(Dumazedier)認為休閒活動是個人隨興的事情,綜合了輕鬆、多變化、可增廣見聞等因素,常是社交性活動,並且需要個人的創造力。杜馬哲稱此為「休閒三部曲理論」,因為休閒具有三個相互貫通的功能:放鬆、娛樂及自我發展。Susan(1981)也指出休閒是依個人意志從事鬆弛身心、消遣與增廣見聞的活動。

 

    學習反思

  針對這堂課的內容,我總認為所述及的休閒觀是「男性中心的」,即便在女性主義漸行的年代,女性所能享受的休閒卻是非常有限。由於受到父權體制長期以來的社會規約,即便家務性別角色的界線有逐漸打破的趨勢,以「家庭或小孩為基準的」(home-based)休閒模式仍然綁住了女性,女性的休閒活動常是依附父權思想而運作的。以家庭主婦一日的生活為例,在男人與小孩出門工作或接受教育後,一天的家務勞動就此展開,從洗衣服、打掃、買菜一路到傍晚的煮飯,待男人與小孩回到家放鬆、「休閒」的時候,家庭主婦的勞動仍持續進行,繼續洗碗、打掃、摺衣服的行程,唯有家人就寢後,似乎才有「非工作即休閒」的樣貌出現,倘若孩子生病,照顧勞動就持續到半夜甚至天明。

  在「沙龍」盛行的過去法國社會中,上流社會的女性會出現在沙龍這樣的地方中與其他貴族女性閒話家常,沙龍中也可以見到男性,但是男性為主的公共空間中,卻鮮少能見到女性在此進行「休閒」活動,即便是擁有高的社經地位,女性的「休閒」卻仍非「時間觀」所謂的「自由活動」;更何況這樣的沙龍社會是踐踏在其他女性到這些貴族女性的家中進行家務勞動得以維持的(並沒有人說貴族女性去沙龍就代表家是由男人來做),「維多利亞式家庭」指的就是這種女性與女性相逼的家庭運作模式。

  部分女性的報告顯示,女性的休閒阻礙有很大的成分來自交通阻礙,即便在現代社會中,擁有運具的女性還是比男性來得少,這樣的交通阻礙名顯得增加女性的休閒參與。李素馨(1997)指出缺乏時間是都市女性休閒阻礙的最大原因,職業婦女在工作時間上,再加上家務時間,餘暇時間所剩無幾,休閒活動的最主要特質為自由、無義務、符合個人意願,家庭型休閒活動以男性與孩子為中心,陪伴孩子的休閒活動絕非自由的,且幾乎成為了女性的義務,至於雖說休閒學者難以認定陪伴孩子是否「符合個人意願」,但至少這樣的意願是在社會結構中建構出來的,是安於體制、順於規約的結果,難以被認定符合休閒的判準。

 

    參考資料

陳惠美 (2013) 。景觀遊憩行為分析課程簡報。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湯尹珊 (2004)。城鄉休閒活動類型變遷之研究。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景觀遊憩行為分析 休閒
    全站熱搜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