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許多的正音班,所謂正音,指的是將我們的發音修正到最接近標準北京話的模式。不同於語言治療,語言治療則針對具有吞嚥障礙與溝通障礙的個案,進行一系列有系統的療程。這裡的溝通障礙包括了聽力困難、聽覺記憶困難、語言理解困難、說話問題、語言表達問題、讀寫困難以及生理因素造成的溝通問題。
由於語言的變化具有地域性,因此,真正的標準語是被官方定義出來的,在語言治療理論中,所謂的異常是符合異於常模且造成個案生活困難的原則。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在我<台灣國語中的是與束轉換>一文中,我特別提到這樣的語言現象是起因於母語的影響,換言之,對於這樣的目標族群而言,台灣國語並不能算是異常,但是,對於生長於標準北京話家庭的孩子而言,在沒有閩南語輸入(input)的環境中,倘若孩子還是發展出台灣國語的現象,便需要進行語言治療,因為原因可能不在社會語言學因素,而是在發音障礙。再來,以馬祖人為例,我們可以發現北竿島所說的北京話會有聲隨韻母(ㄢ、ㄣ、ㄤ、ㄥ)消失的現象,其原因出自於閩東話的聲隨韻母缺乏,但是對於同樣生長於馬祖,而母語為閩南話的孩子而言,聲隨韻母的喪失是需要被治療的。
語言的異常之所以能夠這樣被定義,是建立在溝通中產生的語義模糊(semantic ambiguity),某個年齡的孩子在語音發展上應該發展出而未發展出的音,倘若不是受到方言的影響,便有可能是導因於發音障礙,在臨床實務中,有孩子無法區別送氣音與不送氣音,在母親詢問孩子要吃什麼的時候,孩子將「我要吃桃子。」說成「我要吃刀子。」此等造成的語意干擾會使溝通產生極大的謬誤,而在北京話中,送氣與不送氣被持續保留了下來,便表示這樣的聲音區別是有目的性與意義性的,其符合和諧原則與經濟原則(安娜埃托,2005)。我特別請教了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所的童寶貞老師關於某些台灣人說北京話時,捲舌音與不捲舌音的混淆問題(我自己、父母、部分同學均發現國音ㄕ與ㄙ不分的現象);意外的是,童寶貞老師本身也無法區別北京話中捲舌音與不捲舌音的差別,顯示出在台灣這一個島嶼中的確出現了一群人是無法辨認這兩個發音的。童寶貞老師解釋,在台灣所說的北京話中,捲舌音與不捲舌音對立性被忽略的現象,在很少的情況下會產生語意模糊,即便的確有語意模糊的嫌疑時,上下文的脈絡可以很快速地提供聽話者去理解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