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800  去年到某老人中心實習,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去報名,反正就是去了

 

  “Life is not all a bed of roses.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英文諺語,我所看重的不是玫瑰的鮮紅,也不是獨尊西方文化的隱喻,在這句話裡供我們細細品嚼的是語言文字的雙重性,人生不是一床玫瑰在原文中的意思是人生不是永遠都那麼舒適,在台灣教育下的我們會馬上查覺這句諺語的奇異之處,玫瑰的刺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要去關注的,作文老師說:玫瑰美豔中帶刺,比喻著美好的事物總是伴隨著陷阱,也就是大自然中的法則──愈鮮豔的,愈毒。雖然英文中也有像是 “There's no rose without a thorn.” (沒有一朵玫瑰沒有刺) 此類的警語,但大多是用在追求美好卻遇到挫敗時的慰語,相較之下,我們是否在還沒看見玫瑰的美時,就先看到了刺,以至於我們都不敢試著伸手去摘下它?

 

  我在批踢踢的博士板PhD》第12656[1],看見在台灣的教育文化中,不被相信的神話,令我訝異地幾乎說不出話來,簡單引述幾段當中作者的文字:

 

我在國中時被歸類為品行不良的問題學生。高中讀的是古惑仔級學校,所以校內整天上演學長學弟如兄弟與學姊學妹如姐妹的古惑仔劇情。時間快轉到高三準備考大學時,班導師說你們這種人家不要的文組垃圾也想考大學 (註:我高中唸的是文組)。後來陰錯陽差之下去唸了技職體系的私立技術學院環境衛生的四年制技術系,所以嚴格來說我沒有大學學歷。

 

這樣的人生經歷相信在你我身旁都不少見,看到這樣的生命敘事後,理所當然地,你我都覺得作者一定是念了一個連聽都沒聽過的學校,然後大概以後就完蛋了,混一張大學文憑可以考個公務員而已,令人驚喜的是,在作者的筆中,奇蹟正一點一點發生:

 

四技快畢業的時候當時不知好歹的也想要推甄研究所,不過理所當然的全數陣亡。想想也是,誰會要一個被層層淘汰的學生。最後被當時的專題老師死馬當活馬醫的把我拉進臺北市的電鍋大學。我老媽聽到後第一句話是賣電鍋也要唸到研究所?到電鍋大學後的剛開始研究其實很慘,連PCR是什麼聽都沒聽過,加上我又是菜鳥助理教授的第一個學生 (註:因為沒有老師願意收啊,私立老牌大學也是講究血統的),雙方的磨合其實蠻慘的。……最後碩論發了6篇papers (發的時間從2006到2009) 外加四技的專題2篇papers,算是四技與碩班那幾年的記錄。碩班畢業後想不開跑到傘兵部隊服役,快退伍前看到中研院有招助理就跑去應徵,……離開中研院後原本已經出國唸博士又因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跑回來到公館大學培養動物醫生的系當助理。

 

對批踢踢網路語言熟悉一點的,可以解讀出作者在四技畢業後進了大同大學的研究所,那時作者的程度是連高中三類組就會學到的PCR(聚合酶鏈鎖反應) 都沒有聽過,連我這個假三類組都還對這個詞彙有印象 (到農化系面試時還被猛問,讓我心虛到不行啊……),可以想之,作者那時大概不怎麼被家裡的人看好,用一般的話來說,就是很多爸爸媽媽愛說的浪費錢去讀研究所,也不知道讀那個要幹嘛,但是作者畢業時竟然發表了六篇期刊文章,看到這裡時,我仍然抱著一種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態,畢竟作者沒有寫是什麼樣的期刊,國際期刊還是不知名的國內學報?直到作者寫道自己到中研院擔任助理,然後又到台灣大學的獸醫系工作時,我想任何人都開始像我一樣覺得自己在讀奇幻小說,更後段的經歷更讓人驚喜:

 

2010進入公館大的博士班。原本在公衛學院與現在這個系之間抉擇,後來在路上碰到一個仙風道骨的[先覺?!]鐵口直斷道:如果你的老闆名字中帶水,跟他保你一路順遂的啦,不跟他……科科。基於有聽有保佑,沒聽出事情的情況於是就去讀了公館大學醫動物的系啦。整體而言博班唸了3年3個月,論文發表部份每一篇從submitted出去大概2-3個月accepted (註:必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對於我寫作的加強訓練與不壓稿),基本上目前有4篇papers已發表,1篇submitted,另外3篇還在寫中。這樣的成績跟板上的神人比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坦白說,以我一個沒有優良的學術血統進到一堆眼睛長在天上的純血公館大學的族群裡多少會被看不起。不過我這個人有一個優點,就是對於不想聽的話會自動忽視,否則1個人一句話,10個人11句話那鐵定氣死。所以這些年對於研究以外的八卦一概不聽,這樣才能專心在研究上。總結,按鄉民的標準看,我只是個沒有優良血統的爛咖加該死的土博,還不是比不上洋博來的吃香,我想這就留待以後驗證。至於畢業後的方向,目前國外是有一些PI有主動與我接觸,這我想等確定後再來談好了。在這個版這麼久,看過這麼多討論的主題 (註:負面主題好像比較多),我只想說路是自己選的,覺得不適應或看不到畢業曙光時就該壯士斷腕認賠殺出。畢竟自己浪費的人生對別人而言只不過是nothing而已

 

如果看完作者的經歷,你不覺得有什麼,那恭喜你,你正走在自己喜歡而堅信的道路上,但如果你覺得讚嘆,被勵志到了,那這個作者也算是功德圓滿了,這是作者寫在批踢踢中的博士班畢業心得文,也就是說,一個在進入古惑仔學校時,也許很多人看來前途一片渺茫的學生,最後竟然在台大獸醫所拿到了博士學位,我的旨意不在強化台大是頂尖,而是在大眾的認知中,這個人的人生成功了,或者說叫做人生勝利組

 

  這篇批踢踢的心得文,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並不在於作者得勝的途徑與心路歷程,也不是一篇提供想成功的人去拷貝其模式,我認為整篇文章的重點在於作者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路是自己選的,覺得不適應或看不到畢業曙光時就該壯士斷腕認賠殺出。畢竟自己浪費的人生對別人而言只不過是nothing而已這種「勵志言論」看在受社會學訓練的人眼裡,一定很不是滋味,就像很多沒受社會學訓練的人也愛說的,「勵志言論」根本是無視了背後更大的結構因素,把責任都推給個人,或者很常聽到的「阿我就考不上」、「我是照分數填」、「爸媽逼我的」,這種平常都不結構思考,等到討論到自己時,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結構思考了起來,而懂得問題在升學體制、父權結構、文憑主義的大有人在。然而,社會學思考給我們的是看透體制、瓦解體制,而不是把自己的問題都推給體制,然後庸庸然度過一生,我們必須認知到「就算結構有朝一日被推翻被瓦解,也輪不到你來享受」,因此,在知道問題出在結構,而不在自己「笨」後,要做的便是相信自己必定能在某個方面在結構中往上爬。

 

        或許有人喜歡把問題丟給東西文化差異,認為西方教育下,本來就是鼓勵孩子去衝去闖,而東方文化則較為「矜持」,所以不能用玫瑰的差異認知來詮釋,這或許是事實,但是我們必須了解,在二十一世紀的這個當下,全球早已被捲入西方世界主導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在自由市場的邏輯下,就是一場無差別格鬥,用非平衡典範的生態學術語就是,「樂透式競爭」,沒有人知道誰會在比賽中獲勝,但一定不是那個怨天尤人等著被宰被殺的,當然我仍然承認我們和權貴子弟站在不一樣的起跑點,中產階級的小孩就是能在獨尊自主學習的教育趨勢中有比較大的勝率,然而,「龜兔賽跑」的故事誰都聽過,現今的升學體制並非設計得全為九品官人法那樣的世襲,時代的趨勢隨著全球政經趨勢變動得很快,永遠無法預測等到我們進入職場時,當紅炸子雞會是誰?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利基點,相信自己會成為這個專門的利基的翹楚,不斷地主動出擊,無論是修課、讀論文讀課外書、學校外學習、實習、社團、比賽等等的,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走進宴會中,皇親貴族也會選中的灰姑娘,否則當我們坐以待斃,只是讓階級的流動更不可能,讓那群佔在社會頂層的階級群體更無憂患意識地認為我們只是被宰制的一群,「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絕對不會是藉口,在我知道的人中,喜歡手機的甚至可以變成知名手機評鑑網站的開箱文專門作家,新手機上市他都會拿到一隻,更遑論台灣這個媒體大戰的社會,對某件事情專門擅長,主動積極爭取就可能變成節目名嘴,你看看朱學恆 (雖然我不是那麼喜歡他),去看看維基百科的敘述也很難參透到底為什麼他會受到媒體的萬般寵愛,重點在「勇於嘗試」。

 

        其實說了這麼多,透過批踢踢文章血淋淋的例子,我要說的跟很多勵志文章很像,但這不是一篇勵志文,我傾向說這是一篇打臉文,把大家給打清醒。「主動爭取、嘗試」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安居樂業、四平八穩不會是在這個資本時代中活出快樂的方法,與其苟存於這個結構,老坐在那邊什麼都不去試,出一張嘴說這個不適合你、那個賺不到錢,也沒見過你真的踏出左腳還是右腳,不如想辦法利用結構,失敗了可以大聲疾呼結構之惡,成功了更可以重重地打你過去不滿的一切很大一個耳光,有人說這叫做「爬到巨人的肩膀巴他的頭」,有人說這是「好好做一個可利用的人,安於被利用,才能利用他人」,永遠覺得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幸運,那對把自己此生活出無憾是沒有用的,不向成功的案例看齊,難不成要向失敗的例子看齊嗎?成功的案例不是給我們複製成功模式用的,而是給我們與其精神看齊。衝過、試過,至少對自己有個交代,否則到老了才惋嘆年輕時為何沒有好好去發揮年輕的本錢,那就為時已晚了,最後,我想以外文系致力於性別平等的老師,葉德蘭的話為結語,「想要做些什麼,就要先進入體制,等待到了一定的位置後,然後改變體制。」葉德蘭老師現在是剛被遴選進性別教育平等委員會的委員。我們都知道玫瑰有刺,但你還是要伸手去摘,等到手被扎到、流血了,才有立場說玫瑰有刺,那個時候才有人會同情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非勵志
    全站熱搜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