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頻繁地走出書本世界,實實在在地去接觸正在實踐中的人們,這種感覺很踏實,身處在一個如此重視親眼見聞的科系,我時常在思考所謂地理實察的意義,現在深深覺得,開拓眼界就是最核心的價值了,無論是換一種觀點,或是多一點眼前風景。也漸漸覺得,地理實察作為一種教學,要學生像一個地理學家從假設、蒐集資料,到形成理論、回答問題,是太過了。

  上個星期,跟著周素卿老師出社會創新與地方發展的實察,看到南投縣竹山鎮的何培鈞先生從一個醫管系畢業的大學生出發,利用文創帶起整個衰落的市鎮,聽著聽著竟然哭了。竹山鎮跟卓蘭鎮很相似,都是在行政區劃下,為了圓滿政治利益而犧牲的祭品,一眼瞧上去十分熟悉,也讓我更積極、認真地聽何先生的分享,全台灣的大學都是你的大學,全大學的科系都是你的科系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完全落實大學教育的宗旨,為自己蒐集自己需要的能力,描繪自己的圖騰。講到這裡,突然想起萊布尼茲的單子論:

構成宇宙根源性的本體稱作單子,上帝沒有理由創造兩個一模一樣的單子。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大學-經濟地理課程 第2週

DSC_1670      DSC_1658  

 課程消化

文章標籤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母親節不大平靜,大雨連續降在台灣島上,南方的菲律賓跟我們有了些不愉快,有位母親因此喪失了丈夫。大雨仍不停地下著,說是誤讀成霉雨也不是太意外,冬日憂鬱症與褪黑激素間的關係的確加強了人類憂鬱的本能,特別是對於舉國歡慶的節慶裡,還得面對親人逝世的喪家。

  許久沒有回到卓蘭鎮了,雖然自己是個百分百的土城人,但總覺得卓蘭有種說不清的根盤結在我身上,在這裡,我看得見自己文化的根。

文章標籤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大學-景觀遊憩行為分析課程 第11週

 DSC_1570  

    課程消化

文章標籤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本們    

  有的時候站在這裡,佇足,然後回頭張望,就彷彿能見到昨日的自己。

  是什麼時候打電話預定了人生呢?好像還能看見寫在我的志願一旁的律師兩個字,應該是八歲的萬宗綸,盯著稿紙,用著那小手握著鉛筆,是被幼稚園老師修正的右撇子,律師正義相關的字句就這樣爬了格子。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幾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動物協會槓上原民會主委的新聞,讓我有感而發。

  在人類的世界中,各種社會運動在地球上發生,舉凡有關勞工的、女性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同志的、兒童的、身心障礙者的、國營工會的、原住民的、反戰的等等,每種社會運動都能蓬勃發展,帶動社會對於該議題的討論,但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通點,這些社會運動中,基於絕對有人類擁有那種身分(女性、勞工、同志等等的),社會運動的正當性可謂十分足夠,也因為擁有這些弱勢身分的人們站出來為自己說話,或是希望別人為自己說話,對於這些社會運動的訴求,幾乎沒有人會去質疑為何這些參與者可以說這些話。

  不同於上述的社會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和動物保護運動是比較弔詭的,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參與此類社會運動的人類,擁有「環境」的身分,或是「非人動物」的身分,但由於環境運動的訴求來自於「環境權」,環境權談的是所有人類享有平等使用環境的權利,也就是說,環境運動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人先存在才發生的。「動物權」就不一樣了,它所指的絕對不是人類享有平等使用動物的權利,由於「動物權」一詞在哲學中相當站不住腳,所謂「天賦人權」,「權利」一詞是相應於人類而生的,因此,常有人說,動物權這個稱呼根本不存在。有了前述的基礎,參與動物保護運動的人士,完全不具有任何的正當性提出這些訴求,這是動物運動最特別之處,也是最大的困境。

文章標籤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賤人就是矯情」這一句話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火紅的流行語,據查,「賤人」在中國古時除了是階級的指稱外,還指涉「不知好歹的人、不自重的人」且多指輕浮、矯揉造作的女子,而在《髒話文化史》(Language Most Fouls)一書中,作者Ruth Wajnryb指出「賤人」(bitch)一詞,是髒話中用來辱罵女性,卻唯一沒有指涉女性身體意象的詞語,這是一個看似沒有貶抑女性,卻是男性作為權力中心,企圖將女性的行為掌控於手心的語言表徵,「賤人」最常用來指稱那些作為不符社會期望的女子(所謂不三不四、不符三從四德),也常被用來做為女性間咒罵的用語。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先有大二劇的構想才有之夜的籌備的,我在一本名為《地圖集The Atlas》的書上,找到了地理學可以如何透過表演藝術影響世界的途徑,香港文學家董啟章的幾行文字,開啟了整個地理之夜的籌備,我心想著,一定要讓這個想法從之夜開始播種,如果沒有人要承擔總召的位子,就我來吧,「想像地理:RECONSTRUCTION」在此打開了扉頁,和地理系的眾多表演者打造別緻的夜晚。


        13之夜海報-01 

文章標籤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春節期間與親戚聊天時提到,民國八零年代時他遇過大學生集會要加入聯合國,巷道都是抗議的學生或是維安的警察,他要回到公司宿舍是百般困難,終於找到了一條巷弄,卻遇到三兩位台灣大學的學生要求盤查他的身上是否有錄影器材,他說這些抗議的學生甚至破壞物品,根本是暴民。這讓我腦袋中浮現了從《聯合報》批評「陳為廷嗆教長不禮貌」的事件開始,一直到「關廠工人臥軌」的激烈抗爭。

  「公民不服從」指的是對於不合理制度進行非暴力舉止的抗爭行為,作為公民不服從的行動,可以選擇故意觸犯某項法律,例如採取和平的阻塞或非法佔據某些設施。而在現在這個資訊由媒體所壟斷的民主時代,公民不服從的行為常常是希望社會大眾注意到議題,進而使政府正視問題的手段。假使當初倡議加入聯合國學生的「暴力行為」(破壞物品)為真,也許不大符合公民不服從的精神,但近年來的抗爭的確在「公民不服從」的範疇之內,非暴力、公開、為了增進公益。而可悲亦可泣的,由於人民的感官遭到大眾媒體掌控,擔任「守門人」的媒體以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篩選資訊,不夠暴力的、不夠對立的、不夠腥羶的,一律不報導,因為無法刺激收視率而獲得廣告主的資金。有人說「公民不服從」有很多方式,可以柔性的上街遊行、通過法定程序上訴,但現今台灣的社會中,媒體惡質的生態與愈發激烈的公民不服從行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成功地登上媒體版面後,獲得的卻不會是相對應的支持或關注,由於大眾的胃口已被培養得對於不夠簡單的、不夠娛樂的新聞沒有興趣,媒體選擇的資訊是大眾易於瞭解與評論的,於是乎「禮貌」和「乘客要回家」被搬到了新聞標題。也許很多「頭腦清晰」的人們會認為,媒體所選擇報導的資訊(那些被認為不佳的抗爭方式),與抗爭的訴求本身是應該被分離檢視的,紛紛要求閱聽人要重視訴求,不要被模糊焦點,但是在我與許多親戚朋友的聊天過程中發現,在集體潛意識的層面,有一個「社會病」,姑且叫他「毒樹果症候群」好了。

文章標籤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4144)

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Don’t Sleep, There Are Snakes: Life and Language in the Amazonian Jungle

  「翻譯本書是個拂塵去蔽、明見自身的過程。」這是譯者黃珮玲在譯者介紹寫的一段話,我想對於這本書而言,這也是最能拿來貼切形容讀後感的一句話了。我甚少完整地看完一整本書,但這次,不到一天的時間,我無法停止地讀完了它,「別睡,這裡有蛇!」

  作者,也是故事的主角,叫做Daniel Everett,是一個受基督教洗禮的傳教士,同時是個語言學家。Daniel Everett透過傳教單位美國暑期語言學院的管道,因緣際會地來到了這一個巴西境內的亞馬遜部落--皮拉哈(Pirahas)。這一個傳教單位所派出傳教士的任務不大一樣,他們認為聖經能夠自身地傳遞信仰給讀者,所以傳教士在皮拉哈不傳教,Daniel Everett所要做的工作是學習皮拉哈語,然後將聖經翻譯成皮拉哈語。本書大抵分成作者在皮拉哈的生活,以及皮拉哈語的特性兩個部分。

文章標籤

R-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